墨西哥各个港口的海关2025年,注定不平静的
自2025年1月1日新政策落地之后,墨西哥海关清关彻底变了天:取消50美元免税门槛、征收19%全球税率、严查收件人税号……一套组合拳打得跨境物流商措手不及。
4月开始,真正的风暴也开始了。2025年4月15日,曼萨尼约港更换海关关长,由海军上校鲁道夫·托雷斯·查韦斯接任。
自始,墨西哥海关清关动荡也即将开始……
海关员工罢工,愤而封锁港口通道。5月14日至15日,70多名外贸官员集体离岗,曼萨尼约港彻底停摆。
政府短暂宣布复工后,谈判破裂导致
5月下旬抗议再起,港口二次瘫痪。最终,军队强行介入接管,港口才勉强恢复基本运作,但代价沉重——数千集装箱堆积如山。

替代之选:拉萨罗港的意外承压与乱象
风暴之下,墨西哥第二大港口拉萨罗卡德纳斯港(Lázaro Cárdenas)成为“避风港”,初期清关压力相对缓和。
曼萨尼约港危机后,大量货主为规避拥堵与查扣风险,将货物改道至拉萨罗港,使其短期内货量暴增。
然而,码头与海关系统的扩容准备不足,导致拥堵与费用问题迅速复制,清关成本随之攀升。这一现象看似是“避风港”的失效,实则是全球贸易合规化进程中的必然波动。
从表面看,拉萨罗港清关成本增加似乎加剧了卖家的经营压力。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,这种成本上涨并非无解。
墨西哥海关虽严查违规行为,但对合规货物的处理效率始终保持稳定。只要货物文件齐全、申报真实,即便清关费用有所上升,但仍能获得较快的处理速度。
换言之,成本增加是监管趋严的直观体现,而非对合法贸易的刻意阻挠。
对于卖家而言,墨西哥港口的清关成本增加并非洪水猛兽,而是合规化浪潮下的必要调整。
短期看,成本上升可能压缩利润空间;但长期看,合规化将淘汰不合格玩家,为遵守规则的卖家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。
美转墨模式:迂回战术的双刃剑
眼看墨西哥港口“深陷泥潭”,“美转墨”成为卖家眼中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什么是“美转墨”?运输线路呢,今天为大家简单解析一下:
美转墨(US-to-MX Transshipment)是指货物先海运至美西港口(如洛杉矶/长滩)→ 在美国完成清关或预清关 → 再换装通过卡车/铁路从美墨边境(如德州拉雷多Laredo)过境,平均2-7天抵达墨西哥城。
表面看,美国海关高效成熟,预清关降低墨西哥卡关风险;避开曼萨尼约、拉萨罗的罢工、拥堵、弃柜;综合时效25-35天,成本看似可控。综合算下来似乎更划算。
然而,近期蜂拥而至的货量瞬间压垮了这条“急救通道”:
- 美国节点崩盘:监管仓爆满,换柜操作因空间不足、人力短缺而严重延误且错误频发。
- 陆运运力吃紧:拉雷多过境点卡车排队超12小时,运力极度紧张,且卡车运输路程加长,路上的状况,如拥堵、抢劫等状况无法预估;如选择火车,铁路运输因等待时间无限延长。
- 成本难以控制:美国仓储、卡车、过境费上涨,边境拥堵、罢工影响等因素导致整体运输时效延长,难以保证25-30天的可控时效。
隐藏更为致命的危机在于,“美转墨”模式触碰了墨西哥政府的核心逆鳞:
“美转墨”模式已引起墨西哥政府注意,核心原因就是它绕开了墨西哥本应获得的税收与产业附加值,并触动了墨西哥当前“产业在地化”战略的逆鳞。
税收流失,美转墨让墨西哥“白忙活”。
传统路径下,货物从亚洲直航墨西哥港口,需缴纳16%增值税 + 关税 + 清关服务费,政府可从中获得稳定财政收入。
而美转墨模式下,货物在美国完成清关,以“已完税美国商品”身份陆运入境,墨西哥海关仅视为“过境”或“转口”,无法征收进口环节税。
USMCA原产地规则被规避。《美墨加协定》(USMCA)要求享受零关税的商品必须满足75%北美原产比例。
但美转墨通过美国“中转”后,原产地被认定为“美国”,墨西哥本土供应链被系统性绕开。
墨西哥政府盯上美转墨,不是因为它违法,而是因为它“合法”地绕开了墨西哥的税收、就业和产业升级目标。
美转墨绝非万能解药,而是“以时间和金钱换稳定”的折中选择。
未来在美墨双重监管夹击下,其“灰色捷径”光环已褪去,“高风险通道”本质会凸显出来。

那么当下跨境企业电商卖家,出口墨西哥该如何选择运输线路呢?
悲观者说:墨西哥没法玩了,成本飙升、时效烂尾、政策魔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
乐观者说:美国关税高筑,东南亚产能爆满,墨西哥依旧是北美市场最近的“近岸仓”。风暴越猛,洗牌越速,生存者将在红海市场中赢得先机。
当下路径抉择:
美转墨:可作为曼萨尼约、拉萨罗“暴雷”后的应急之选,利用“美国仓+陆运”缩短部分时效。但须清醒认识其正被三重压力挤压(美国节点爆仓、边境拥堵/罢工风险、墨西哥税务局对“避税”的突击核查),任何环节故障都可能导致时效与成本失控。
海运直航:海运直航仍是中长期的“主航道”,只是要按新的游戏规则重新上船:船到港前 RFC 税号、装箱单、商业发票、原产地证书、产品合规认证(如 CPC、IDFB)等合规文件准备齐全,降低滞港、弃货、查扣概率。
洗牌与曙光:合规化才是穿越风暴的船票
把镜头拉远,墨西哥此刻的每一次罢工、每一道新法规、每一次查验升级,都在重复同一句话:全球跨境贸易正在从“谁胆子大”切换到“谁底子硬”。
对站在中国发货端的卖家而言,这既是告别野蛮生长的阵痛,也是一次重新排座次的机会。
换句话说,合规化不是成本,而是下一波竞争的入场券。谁还在中国卷低价、赌灰色通关,谁就会被卡在海关之外。
最后说说墨西哥真正的热土。
汽配与新能源储能正在重演十年前越南的故事:美国车企要求75% 原产地,科阿韦拉州的铝压铸、线束工厂订单排到 2027 年;家用纺织也在逃离 104% 对华关税的绞索,普埃布拉的共享 maquiladora 工位供不应求;宠物用品、美妆个护则在 TikTok Shop拉美站迎来 300% 的 GMV 增速。
所有热土的共同特征是:它们都在国境线之内,而不是国境线之外的灰色通道里。
总结一句:在墨西哥,“合规化”不是监管者的口号,而是市场给出的新定价权。
早点把文件、税号、工厂、品牌都搬进墨西哥,才能从“被扣货”的焦虑里走出来,真正坐到北美 4.5 亿消费者的主桌上。
墨尔海——始终坚持稳定,安全,高效的运输线路,为中国出海墨西哥企业电商卖家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