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西哥税务官员罢工在即,物流行业雪上加霜

Home / 博客与资源 / 墨西哥税务官员罢工在即,物流行业雪上加霜

墨西哥税务管理局(Servicio de Administración Tributaria)的员工们,计划于2025年10月14日举行一场“和平举手罢工抗议”。这场抗议源于员工们2025年度的薪资被冻结,而与此同时,该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却上调了12%。

这场即将到来的公务系统罢工,为墨西哥本已脆弱的物流网络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。特别是对于依赖墨西哥港口和海关清关的中墨贸易而言,这无疑是又一重打击。

Mexican tax officials strike

一、物流背景:本就脆弱的墨西哥港口

在税务官员计划罢工之前,墨西哥的物流命脉——曼萨尼约港(Puerto de Manzanillo)——就已因海关罢工而持续拥堵数月。作为墨西哥第一大港,曼萨尼约港占据了全国港口总吞吐量的42%,是通往美西与亚洲航线的核心枢纽。

然而,自2025年5月以来,该港日均积压超过4000辆货运卡车,集装箱的停留时间也从原先的5-6天延长至10-12天。一场持续数日的罢工就曾导致1.5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,并使得全国制造业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。

二、罢工影响:清关效率或进一步降低

税务管理局的员工负责税务及海关相关事务,他们的罢工将直接影响到货物的清关效率

尽管此次罢工性质为“和平举手罢工”,即员工在岗但暂停部分工作,但其带来的连锁反应不容小觑:

  • 文件处理延迟:进出口货物的税务文件审核、放行手续可能停滞。
  • 检查时间延长:海关检查岗位人手不足,将导致货物等待时间增加。
  • 港口拥堵加剧:与曼萨尼约港已有的拥堵问题叠加,形成“罢工-拥堵-罢工”的恶性循环。

三、行业应对:中墨物流的多元布局

面对墨西哥港口固有的运营风险,中墨两国的物流企业已开始寻求多元化的解决方案,以增强供应链的韧性。

  1. 物流通道多元化
    一些企业正积极开拓曼萨尼约港以外的其他港口,如拉萨罗卡德纳斯港(Lázaro Cárdenas),以分散风险。同时,海航货运开通了北京至墨西哥城的货运航线,并辐射蒙特雷、瓜达拉哈拉等内陆经济中心,这为高价值货物提供了空运替代方案。
  2. 战略合作深化
    中墨两国在航空物流领域的合作正在加强。例如,上海机场集团在墨西哥城设立了海外货站,以提升中国至美洲的货运服务保障能级。同时,中国河南省也与墨西哥方面签署了共建航空“双枢纽”的合作备忘录,旨在形成覆盖亚洲和拉美的航空货运网络。
  3. 应急方案准备
    对于正在运输途中的货物,物流专家建议:
    • 紧急补货可考虑转为空运。
    • 对于非紧急货物,可提前规划通过美国港口转运至墨西哥的路线。
    • 与物流合作伙伴保持密切沟通,实时追踪货物状态,以便在出现延误时能迅速启动应急方案。

四、展望:从单一风险到系统韧性

墨西哥税务官员的这次罢工,揭示的远不止是公务人员薪资纠纷这一个孤立问题。它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墨西哥物流系统在劳工权益、治理效率与基础设施协调性方面的深层挑战。

对于深耕墨西哥市场或计划进入的中国企业而言,这场风波是一个明确的信号:未来的竞争维度,正从追求“成本效率”转向构建“系统韧性”。这意味着,企业需要在物流布局、应急预案和本地化合作上投入更多精力,从而在墨西哥这片充满机遇但也遍布挑战的土地上行稳致远。

分享:

small_c_popup.png

墨尔海-墨西哥跨境物流服务商

墨西哥双清包税专线

空海运直航直飞,跨境电商专线